0512-66159259
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展示
新闻资讯
品质保证
交货时效
联系我们
电话咨询
电话咨询:0512-66159259
返回顶部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资讯>>行业资讯
H13锻筒国产牌号
发布时间:2023-03-15 09:32:34
浏览次数:209次

  模具钢国产和进口材料价格不同,不同时间段价格有波动。建议你咨询在线客服,获取实时钢材报价!H13钢的化学成分分析

  钢中的碳含量决定了淬火钢的基体硬度。根据钢中碳含量与淬火钢硬度的关系曲线,H13钢的淬火硬度约为55HRC。对于工具钢,钢中的部分碳进入钢的基体,引起固溶强化。另一部分碳会与合金元素中的碳化物形成元素结合,形成合金碳化物。对折座模具钢这种合金除了有少量的残余碳化物外,还要求它在回火时弥散析出在淬火马氏体基体上,产生两次硬化。因此,热加工是由残余合金碳化合物和回火马氏体的均匀分布结构决定的。模具钢的表现。所以钢中C的含量不能太低。

  众所周知,提高钢中的碳含量会提高钢的强度,从而影响钢的热性能。模具钢另一方面,它会提高高温强度、热硬度和损耗,但会导致其韧性下降。学者们通过对比工具钢产品手册中各种H型钢的性能,明确证明了这一观点。一般认为导致钢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碳含量界限为0.4%。因此,要求人们在钢的合金化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:在保持强度的前提下,尽可能降低钢的含碳量。有资料建议,当钢的抗拉强度超过1550MPa时,C含量应为0.3%-0.4%。H13钢的强度Rm为1,503.1 MPa(在46 HRC下)和1,937.5 MPa(在51 HRC下)。

  要求高强度的动火作业模具钢采用的方法是在H13钢成分的基础上增加Mo含量或碳含量,这将在后面讨论。当然,韧性和塑性略有下降是可以预期的。

  2.2铬:铬是合金工具钢中普遍含有的一种合金元素。美国的h型热加工模具钢中铬含量在2%至12%的范围内。我国37个牌号的合金工具钢(GB/T1299)中,除8CrSi和9Mn2V外,均含有Cr。对铬钢的损耗、高温强度、热硬度、韧性、淬透性有有利的作用,溶解在基体中会显著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。H13钢中含有Cr和Si会使氧化膜致密,提高钢的抗氧化性。然后根据Cr对0.3C-1Mn钢回火性能的影响分析,添加¢6%的Cr有利于提高钢的回火抗力,但不能形成二次硬化。含Cr﹥6%的钢在550℃淬火回火时,会出现二次硬化效应。人们在热钢上工作。模具钢一般来说, 选择5%的铬。

  工具钢中的铬一部分溶解到钢中进行固溶强化,另一部分与碳结合,根据铬含量以(FeCr)3C、(FeCr)7C3和M23C6的形式存在,从而影响钢的性能。此外,还应考虑合金元素的相互作用。例如,当钢中含有铬、钼和钒,且Cr>3%[14]时,Cr可以阻止V4C3的形成,延缓Mo2C的共格析出。V4C3和Mo2C是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和回火抗力的强化相[14],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提高钢的热变形抗力。

  铬溶解在钢的奥氏体中以增加钢的淬透性。像铬一样,铬、锰、钼、硅和镍都是增加钢的淬透性的合金元素。人们习惯用淬透性因子来表征它。一般来说,中国现有的数据[15]只使用了格罗斯曼等的数据。后来Moser和Legat[16,22]的进一步工作提出,合金钢的理想临界直径di应由C含量和奥氏体晶粒尺寸决定的基本淬透性直径Dic和合金元素含量决定的淬透性因子计算得出(如图3)。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近似计算:

  didic×2.21 Mn×1.40 si×2.13 Cr×3.275 mo×1.47 ni(1)

  (1)式中,所有合金元素均以质量百分比表示。根据这个公式,人们对铬、锰、钼、硅、镍元素对钢淬透性的影响有了相当清楚的半定量认识。

  铬对钢共析点的影响与锰相似。当铬含量约为5%时,共析点的C含量降至0.5%左右。此外,Si、W、Mo、V和Ti的加入显著降低了共析点C的含量。为此,你可以知道:动火作业模具钢和高速钢属于过共析钢。共晶碳含量的减少会增加奥氏体化及以后组织中合金碳化物的含量。

  钢中合金C化合物的行为与其自身的稳定性有关。事实上,合金C化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与相应C化合物形成元素的D电子层和S电子层的缺电子程度有关[17]。随着缺电子的减少,金属原子半径减小,碳和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比rc/rm增大,合金C化合物由间隙化合物变为间隙化合物,C化合物的稳定性减弱,其对应的熔化温度和溶解温度在降低,其生成自由能值降低,其对应的硬度值降低。面心立方晶格的VC碳化物稳定性高,在℃左右开始溶解,在1100℃以上开始大量溶解(溶解结束温度为1413℃)[17];在100℃回火时析出,不易聚集长大, 可用作钢中的强化相。由中碳化物形成元素W和Mo形成的M2C和MC碳化物具有密集而简单的六方晶格,稳定性差,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硬度、熔点和溶解温度,在℃温度范围内仍可作为钢的强化相。M23C6(如Cr23C6等。)具有复杂的立方晶格,稳定性差,结合强度弱,熔点和溶解温度低(1090℃时溶于A),只有少数耐热钢经综合合金化后稳定性高(如(CrFeMoW)23C6,可作为强化相。具有复杂六方结构的M7C3(如Cr7C3、Fe4Cr3C3或Fe2Cr5C3)稳定性差,像Fe3C碳化物一样,容易溶解析出,且具有较高的聚集生长速率,不能作为高温强化相[17]。

  从Fe-Cr-C三元相图中我们很容易理解H13钢中的合金碳化物相。根据Fe-Cr-C系在700℃[1820]和870℃[9]的三元等温截面相图,在0.4%C钢中,随着Cr含量的增加,会出现(FeCr)3C(M3C)和(CrFe)7C3(M7C3)合金碳化物。注意,在870℃的曲线图上,M23C6仅在Cr含量大于11%时出现。另外,根据Fe-Cr-C三元系在5%Cr时的垂直截面,含0.40%C的钢在退火状态下是α相(约1%Cr溶液)和(CrFe)7C3合金C化合物。加热到791℃以上,奥氏体A形成并进入(α+A+M7C3)三相区,在795℃左右进入(A+M7C3)两相区。在970℃左右,(CrFe)7C3消失,进入单相A区。当基体中C的含量为¢0.33%时,三相区(M7C3+M23C6和A)仅在793℃左右存在,然后在796℃(0.30% C时)进入(A+M7C3)区, 并且从那以后一直保持液相。残留在钢中的M7C3可以阻止晶粒生长。Nilson提出,对于1.5%C-13%Cr的成分合金,不稳定的(CrFe)23C6不形成[20]。当然,仅分析铁铬碳三元系会有一定偏差,要考虑添加合金元素的影响。

  H13热处理工艺

  等温球化退火工艺:860 ~ 890℃加热2h,冷却至740 ~ 760℃4h,冷却至500℃左右出料。

  2.调质要求具有良好韧性的模具淬火工艺规范:加热温度1020 ~ 1050℃,油冷或空冷,硬度54 ~ 58 HRC模具淬火工艺规范要求,加热温度1050 ~ 1080℃,油冷及硬度56 ~ 58 HRC应优先考虑。

  回火温度:530 ~ 560℃,硬度48 ~ 52 HRC回火温度560 ~ 580℃;硬度为47 ~ 49 HRC。

  回火应进行两次。500℃回火时出现回火二次硬化峰,回火硬度较高,峰值约为55HRC,但韧性较差。因此,回火过程应避开500℃左右。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,更好在540 ~ 620℃回火。

  淬火应预热两次(600 ~ 650℃,800 ~ 850℃),以减少加热过程中的热应力。

  3.如果进行气体渗氮或氮碳共渗,化学热处理H13钢可进一步强化模具。苏州东锜公司始终以“不断创新技术,不断完善管理,满足客户需求,以质量拓展业务”为经营宗旨,秉承“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,建立自己的品牌和营销网络,提高竞争力”的营销理念,坚持质量工作,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,坚持不懈地改革创新,团结一心。东锜精密模具公司的产品得到更多客户的认可,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!
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我们仅作为信息分享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tokaits@163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推荐
Copyright 2002-2022 苏州东锜精密模具钢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113529号